不干胶贴标机  
首 页公司简介产品展示公司新闻技术资料产品视频客户留言联系我们
Beckman-AB Sciex品牌
进口品牌
*Elisa试剂盒
Elisa试剂盒
细胞株
抗体
培养基
生物试剂
标准品/对照品
蛇毒试剂
基因产品
分子生物学试剂盒
化学试剂
请您输入关键字
 
技术资料

日本研究发现蛋白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脑出血诱因

点击次数:1289 更新时间:2011-02-15
 


在治疗脑梗塞时,利用药物溶解血栓是的治疗方法,但是发病3小时以上用该疗法可能导致脑出血。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一种称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质是导致脑出血的诱因,并且开发出了抑制这种蛋白质功能的方法,从而使脑梗塞发病后允许用血栓溶解疗法的时间大幅延长。

  

这一成果由新潟大脑研究所教授下畑亨良率领的研究小组获得,也是世界上弄清血栓溶解疗法导致脑出血的机制。相关论文已经刊登在了英国《脑血流与代谢杂志》(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  Metabolism)上。

  

在治疗脑梗塞时,尽早恢复血液流动至关重要,如果是在发病3小时之内,利用治疗药物“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医用缩写tPA)溶解血栓非常有效。但是如果发病3小时之后再使用tPA,就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所以只有2%至3%左右的脑梗塞患者真正能够用上这种药物。

  

下畑亨良的研究小组发现,使用tPA进行治疗时,会产生大量导致血管变脆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着眼于这一点,研究小组向白鼠的脑血管注入血栓,人工制造出类似人脑梗塞的症状,然后将白鼠分成3组,在发病4小时后,分别向其注射tPA、具有遏制VEGF功能的抗体和tPA、能够遏制VEGF活性的药物和tPA,然后对3组白鼠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注射了抗体和药物的白鼠的脑出血状况被遏制,死亡率降低,作为脑梗塞后遗症的麻痹症状也减轻了,可以利用tPA进行治疗的时间大幅延长。

  

下畑亨良指出:“抑制VEGF的同时使用tPA,在脑梗塞发病后6至8小时也可以采用血栓溶解疗法。当然,还有必要开展临床试验,验证有关研究成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iruipark.com/

 
2008 上海博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闵行区景联路439号,4幢A区410室
邮编:201108 电话:18021003406 传真: Email:shbysw@163.com
ICP备: 管理登陆 GoogleSitemap

环保在线

推荐收藏该企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