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4E-BP1/EIF4EBP1/FITC
荧光素标记4E结合蛋白1抗体IgG
标记抗体(一抗)
0.1ml/0.2ml
Anti-4E-BP1/EIF4EBP1/FITC 荧光素标记4E结合蛋白1抗体IgG更多相关产品: KTB1020 Anti-Endostatin/FITC 荧光素标记内皮抑素/内皮他丁抗体IgG 0.1ml/0.2ml KTB1021 Anti-envelope glycoprotein Yellow fever virus/FITC 荧光素标记抗黄热病毒包膜糖蛋白抗体IgG 0.1ml/0.2ml KTB1022 Anti- Beta-endorphin/FITC 荧光素标记人、大、小鼠、羊、牛beta内啡肽抗体IgG 0.1ml/0.2ml KTB1023 Anti-ENPP1/PC-1/FITC 荧光素标记抗核苷酸内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1抗体IgG 0.1ml/0.2ml KTB2022 Anti-Phospho-Myt1 (Ser83) /FITC 荧光素标记磷酸化髓鞘转录因子1抗体IgG 0.1ml/0.2ml KTB2023 Anti-MyoD1/Myf3/FITC 荧光素标记肌原调节蛋白抗体IgG 0.1ml/0.2ml KTB2024 Anti-MYOG/Myogenin/FITC 荧光素标记肌红蛋白抗体(肌细胞生成素)IgG 0.1ml/0.2ml KTB2025 Anti-RIP3/FITC 荧光素标记受体结合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抗体IgG 0.1ml/0.2ml
相关知识>>>>> 生物活性: (1)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本身不能直接溶解或杀伤带有特异抗原的靶细胞,通常需要补体或吞噬细胞等共同发挥效应以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导致病理损伤。然而,抗体可通过与病毒或毒素的特异性结合,直接发挥中和病毒的作用。 (2)激活补体:IgM、IgG1、IgG2和IgG3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凝聚的IgA、IgG4和IgE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 (3)结合细胞:不同类别的免疫球蛋白,可结合不同种的细胞,产生不同的疚,参与免疫应答。 (4)可通过胎盘及粘膜:免疫球蛋白G(IgG)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流中,使胎儿形成自然被动免疫。免疫球蛋白A(IgA)可通过消化道及呼吸道粘膜,是粘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因素。 (5)具有抗原性:抗体分子是一种蛋白质,也具有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性能。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各具有不同的抗原性。 (6)抗体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与一般球蛋白相同:不耐热,60~70℃即被破坏。各种酶及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的物质,均能破坏抗体的作用。抗体可被中性盐类沉淀。在生产上常可用硫酸铵或硫酸钠从免疫血清中沉淀出含有抗体的球蛋白,再经透析法将其纯化。 (7)通过与细胞Fc受体结合发挥多种生物效应 ①调理作用 IgG、IgM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γR、FcμR结合,增强其吞噬能力,通常将抗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称为抗体的调理作用 (opsonization)。 ②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抗体结构: 抗体是具有4条多肽链的对称结构,其中2条较长、相对分子量较大的相同的重链(H链);2条较短、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相同的轻链(L链)。链间由二硫键和非共价键联结形成一个由4条多肽链构成的单体分子。轻链有κ和λ两种,重链有μ、δ、γ、ε和α五种。 整个抗体分子可分为恒定区和可变区两部分。在给定的物种中,不同抗体分子的恒定区都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可变区位于"Y"的两臂末端。在可变区内有一小部分氨基酸残基变化特别强烈,这些氨基酸的残基组成和排列顺序更易发生变异区域称高变区。高变区位于分子表面,zui多由17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少则只有2 ~ 3个。高变区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该抗体结合抗原抗原的特异性。一个抗体分子上的两个抗原结合部位是相同的,位于两臂末端称抗原结合片段(antigen-binding fragment, Fab)。"Y"的柄部称结晶片段(crystalline fragment,FC),糖结合在FC 上。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制备抗原。 2、选择实验动物。 3、动物免疫。 4、试取血进行测试,看看是否成功免疫。 5、如果成功免疫,杀死实验动物,采集全部血清。 6、纯化出抗体。 7、鉴定抗体。包括纯度以及特异性。 多克隆抗体: 定义1:由多个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可与不同抗原表位结合且免疫球蛋白类别各异。 所属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系统(二级学科);免疫分子(三级学科) 定义2:对特定抗原所产生的一组免疫球蛋白混合物,每种免疫球蛋白能识别抗原分子上的一个表位。 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 定义3:多种抗原表位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后,机体产生的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混合抗体。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免疫(二级学科) 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 抗体的特异性是指与相应抗原或近似抗原物质的识别能力。抗体的特异性高,它的识别能力就强。衡量特异性通常以交叉反应率来表示。交叉反应率可用竞争抑制试验测定。以不同浓度抗原和近似抗原分别做竞争抑制曲线,计算各自的结合率,求出各自在 IC50时的浓度,并按下列公式计算交叉反应率。 如果所用抗原浓度IC50浓度为pg/管,而一些近似抗原物质的IC50浓度几乎是无穷大时,表示 这一抗血清与其他抗原物质的交叉反应率近似为 0,即该血清的特异性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