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CULLIN/Cdc53/CUL/SCFCdc4 /FITC
荧光素标记CULLIN抗体IgG
标记抗体(一抗)
0.1ml/0.2ml
Anti-CULLIN/Cdc53/CUL/SCFCdc4 /FITC 荧光素标记CULLIN抗体IgG更多相关产品: KTB1807 Anti-Integrin alpha 4,beta 7(LPAM-1)/FITC 荧光素标记整合素α4β7抗体IgG 0.1ml/0.2ml KTB1808 Anti-LOX-1/OLR1/FITC 荧光素标记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抗体IgG 0.1ml/0.2ml KTB1809 Anti-Lpin1 protein/FITC 荧光素标记Lpin1 抗体IgG 0.1ml/0.2ml KTB1810 Anti-Lpin1 protein/FITC 荧光素标记Lpin1 抗体IgG 0.1ml/0.2ml KTB2809 Anti-TNF-alpha/FITC 荧光素标记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IgG 0.1ml/0.2ml KTB2810 Anti-TNF-alpha/ TNF- Alpha /FITC 荧光素标记鼠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 IgG 0.1ml/0.2ml KTB2811 Anti-TNF- Beta/FITC 荧光素标记肿瘤坏死因子-β抗体IgG 0.1ml/0.2ml KTB2812 Anti-TNFAIP1/FITC 荧光素标记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1抗体IgG 0.1ml/0.2ml
相关知识>>>>> 抗体结构: 抗体是具有4条多肽链的对称结构,其中2条较长、相对分子量较大的相同的重链(H链);2条较短、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相同的轻链(L链)。链间由二硫键和非共价键联结形成一个由4条多肽链构成的单体分子。轻链有κ和λ两种,重链有μ、δ、γ、ε和α五种。 整个抗体分子可分为恒定区和可变区两部分。在给定的物种中,不同抗体分子的恒定区都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可变区位于"Y"的两臂末端。在可变区内有一小部分氨基酸残基变化特别强烈,这些氨基酸的残基组成和排列顺序更易发生变异区域称高变区。高变区位于分子表面,zui多由17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少则只有2 ~ 3个。高变区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该抗体结合抗原抗原的特异性。一个抗体分子上的两个抗原结合部位是相同的,位于两臂末端称抗原结合片段(antigen-binding fragment, Fab)。"Y"的柄部称结晶片段(crystalline fragment,FC),糖结合在FC 上。 抗体的效价鉴定: 不管是用于诊断还是用于治疗,制备抗体的目的都是要求较高效价。不同的抗原制备的抗体,要求的效价不一。鉴定效价的方法很多,包括有试管凝集反应、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常用的抗原所制备的抗体一般都有约成的鉴定效价的方法,以资比较。如制备抗抗体的效价,一般就采用琼脂扩散试验来鉴定。 抗体的功能: 抗体的主要功能是与抗原(包括外来的和自身的)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清除侵入机体内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异物,抗体(antibody)是一种应答抗原产生的、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每种抗体与特定的抗原决定基结合。这种结合可以使抗原失活,也可能无效但有时也会对机体造成病理性损害,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一些自身抗体的产生,对人体可造成危害。 多克隆抗体: 定义1:由多个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可与不同抗原表位结合且免疫球蛋白类别各异。 所属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系统(二级学科);免疫分子(三级学科) 定义2:对特定抗原所产生的一组免疫球蛋白混合物,每种免疫球蛋白能识别抗原分子上的一个表位。 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 定义3:多种抗原表位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后,机体产生的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混合抗体。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免疫(二级学科) 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 抗体的特异性是指与相应抗原或近似抗原物质的识别能力。抗体的特异性高,它的识别能力就强。衡量特异性通常以交叉反应率来表示。交叉反应率可用竞争抑制试验测定。以不同浓度抗原和近似抗原分别做竞争抑制曲线,计算各自的结合率,求出各自在 IC50时的浓度,并按下列公式计算交叉反应率。 如果所用抗原浓度IC50浓度为pg/管,而一些近似抗原物质的IC50浓度几乎是无穷大时,表示 这一抗血清与其他抗原物质的交叉反应率近似为 0,即该血清的特异性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