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ASPP1 p53凋亡刺激蛋白1抗体一抗0.1ml/0.2mlAnti-ASPP1 p53凋亡刺激蛋白1抗体供应商:上海博耀生物科技公司主营抗体、一抗、标记一抗、标记二抗、蛋白质及多肽合成,由于篇幅所限,更多抗体及信息请致电详询!Anti-ASPP1 p53凋亡刺激蛋白1抗体更多相关产品:KT0225 Anti-ASPP2/p53BP2 P53凋亡刺激蛋白2抗体 一抗 0.1ml/0.2mlKT0226 Anti-AGT 血管紧张素原抗体 一抗 0.1ml/0.2mlKT0227 Anti-Angiotensin I 血管紧张素I抗体 一抗 0.1ml/0.2mlKT0228 Anti-AT1R/AGTR1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抗体 一抗 0.1ml/0.2mlKT1223 Anti-GDF8 羊抗生长分化因子8/肌肉抑制素抗体 一抗 0.1ml/0.2mlKT1224 Anti-GDF-9 生长分化因子9抗体 一抗 0.1ml/0.2mlKT1225 Anti-GDN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抗体 一抗 0.1ml/0.2mlKT1226 Anti-Gelsolin 凝溶胶蛋白抗体 一抗 0.1ml/0.2mlKT2223 Anti-OPN 骨桥蛋白抗体(分泌型磷蛋白1) 一抗 0.1ml/0.2mlKT2224 Anti-Orexin-A 增食欲素-A/欲激素A 一抗 0.1ml/0.2mlKT2225 Anti-Osterix 成骨相关转录因子抗体 一抗 0.1ml/0.2mlKT2226 Anti-Os05g0477200 protein 水稻白叶枯病菌Os05g0477200蛋白抗体 一抗 0.1ml/0.2ml相关知识>>>>>抗体的功能: 抗体的主要功能是与抗原(包括外来的和自身的)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清除侵入机体内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异物,抗体(antibody)是一种应答抗原产生的、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每种抗体与特定的抗原决定基结合。这种结合可以使抗原失活,也可能无效但有时也会对机体造成病理性损害,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一些自身抗体的产生,对人体可造成危害。多克隆抗体:定义1:由多个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可与不同抗原表位结合且免疫球蛋白类别各异。所属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系统(二级学科);免疫分子(三级学科) 定义2:对特定抗原所产生的一组免疫球蛋白混合物,每种免疫球蛋白能识别抗原分子上的一个表位。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定义3:多种抗原表位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后,机体产生的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混合抗体。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免疫(二级学科)是指抗体和抗原结合的牢固程度。亲和力的高低是由抗原分子的大小、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与抗原决定簇之间立体构型的合适度决定的。有助于维持抗原抗体复合物稳定的分子间力有氢键、疏水键、侧链相反电荷基因的库仑力、范德华力和空间斥力。亲和力常以亲和常数K表示,K的单位是L/mol,通常K的范围在 108 ~1010 /mol,也有多达 1014 /mol。抗体亲和力的测定对抗体的筛选,确定抗体的用途,验证抗体的均一性等均有重要意义。<抗体规律: (1)初次反应产生抗体:当抗原*次进入机体时,需经一定的潜伏期才能产生抗体,且抗体产生的量也不多,在体内维持的时间也较短。 (2)再次反应产生抗体:当相同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后,开始时,由于原有抗体中的一部分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使原有抗体量略为降低。随后,抗体效价迅速大量增加,可比初次反应产生的多几倍到几十倍,在体内留存的时间亦较长。 (3)回忆反应产生抗体:由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经过一定时间后可逐渐消失。此时若再次接触抗原,可使已消失的抗体快速上升。如再次刺激机体的抗原与初次相同,则称为特异性回忆反应;若与初次反应不同,则称为非特异性回忆反应。非特异性回忆反应引起的抗体的上升是暂时性的,短时间内即很快下降zui初有人用电泳证明血清中抗体活性在γ球蛋白部分,故曾把抗体统称为丙种(γ)球蛋白。后来发现,抗体并不都在γ区;并且位于γ区的球蛋白,也不一定都具有抗体活性。 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举行专门会议,将具有抗体活性以及与抗体相关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g),如骨髓瘤蛋白,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异常免疫球蛋白以及正常人天然存在的免疫球蛋白亚单位等。因而免疫球蛋白是结构化学的概念,而抗体是生物学功能的概念。可以说,几乎所有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极少数抗体为RNA),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
中级会员
第15年